首页 >> 桂林紫薇

机器人产业伫立风口澳洲杜鹃德钦乌头琉球鼠李隆子杜鹃黄蔷薇

腾讯农业网 2022-06-29 17:24:37

机器人产业伫立“风口”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公布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机器人平均密度为每1万名员工中有66个机器人。IFR估计,全球工厂进入2018年之后,将由近130万个工业机器人来提供服务。

面对机器人应用这一广阔空间,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领域。继此前美的拟以40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库卡集团后,6月23日,有消息称,国内主打家庭陪伴、养老和医疗等场景的服务机器人厂商艾米,也获得由浙江省科技创投领投的约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机器人产业屡获政策支持,企业亦表现得“干劲十足”。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有些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园。初步统计,我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800家。据调查,截止到2016年4月,至少有15家机器人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数据显示,2015年机器人领域融资交易共83宗,和2014年45宗相比几乎翻一番;同时,投资额增长115%。

机器人产业伫立“风口”

1、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受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年)》。

规划明确提出了机器人产业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其中六轴及以上机器人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要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等方面。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3万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销售2.2万台,同比增长313.3%;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其中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政策红利的持续加码,行业形势一片大好。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出现4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为能引进研发和制造企业,打造当地机器人产业,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我国涉及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已超过4000多家,我比较熟悉的就有500多家。”游尔机器人CEO孔祥战透露。在这些企业中,目前已上市的有新松机器人、南京埃斯顿、新时达、广州数控、博实、埃夫特等。大疆创新、纳恩博,游尔机器人、图灵机器人、优必选等新生代机器人企业也在大量崛起。

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原ABB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甘中学介绍,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美日欧产业优势明显,占据整个机器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我国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机器人的研究才在中国开始。现在,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市场发展六苞藤属潜力巨大,全国各省市地区机器人产业园也日渐增多,机器人应用遍及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食品等诸多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持续深化,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发展‘大爆发’是可以预期的。”孔祥战表示,当前,机器人产业已经站了“风口”之上,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机器人产业未来或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新产业增长点。

那么,从细分领域来看,哪个领域机器人更能占领先机?孔祥战认为,目前,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市场已经比较成熟;而服务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服务机器人,大市场还未启动,国内国外基本在一条起跑线上。”

不过,根据孔祥战的预计,在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之期,消费级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必然在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超大规模、复杂消费电子产品、开放性制造产业集群的国家,这是国外市场完全比不了的。

然而,在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却难掩国内企业规模小、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瓶颈以及机器人企业散乱等“痛点”。

2、国内企业规模偏小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新松机器人财报显示,2015年的营业收入也仅16.85亿元。这一数字比照国际知名企淡红鹿藿业相差甚远,还不及他们年销售收入的零头。

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研究院院长徐方表示,国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无一例外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也要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这都需要以企业的规模为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新松、埃斯顿、哈尔滨博实等10家企业组建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谋求“抱团”强化创新发展。而在新松、埃斯顿等上市机器人企业的财报中也透露行业整合的计划。

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称,我国九成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即使是像新松、埃斯顿这样的知名企业,与安川、发那科、库卡等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的外企来比,仍然偏小。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新松机器人财报显示,2015年的营业收入也仅16.85亿元。哈尔滨博实自动化公司营收7.1亿。而另一家业内较为知名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也仅4.8亿,营收还同比下降了5.6%。

与国际机器人巨头相比,我国机器人规模偏小则更加明显。今年2月26日,ABB集团高级副总裁蒋海波就曾透露,2015年,ABB仅在华销售收入就超过330亿元。

而占据全球机器人减速器垄断地位的日本纳博特斯克公司,在全球已拥有42家子公司,早在2012年,该公司年度合并销售额就达到140亿元人民币。

如此看来,位居国内营收前列的新松机器人去年营业收入仅约为日本纳博特斯克的九分之一,与ABB相比差距则更大。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在对机器人企业的走访中也发现,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也没有标准的生产车间。

而国外拥有先进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企业,大多都是以庞大的企业规模作为支撑。徐方介绍,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公司占据世界减速器市场70%的份额,但是纳博特斯克的减速器业务仅仅只占到整个公司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国内机器人企业规模都太小,但核心技术的研发都是高风险项目,可能还没有研发出成果,企业自己都先‘饿’死了,小企业是没有研发的能力和动力。”徐方说。

3.、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

除了高端产品缺乏,我国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仍比如未改变。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这也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小粒咖啡

前述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是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和住友公司等;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

以伺服电机为例,实际上国内也是能够生产的,但是徐方表示:“机器人用的伺服电机和其他设备的伺服电机也有所不同,机2018年器人上需要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的伺服电机,目前国产的伺服电机只能满足焊接机器人的要求。”

另外,减速器作为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中间装置,用来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对机器人的精度影响很大。“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的情况类似。与通用减速器相比,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要求具有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质量轻和易于控制等特点。”徐方说。

据他介绍,现在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属于高端的减速器,虽然国内也有厂家生产,但是规模很小,目前RV减速器仍然被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公司垄断,日本的哈默纳科则在谐波减速器上占绝对优势。

此前,有行业人士透露,一台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采购价为3万元—5万元,卖给国内关系好的客户约7万元,关系一般的普通客户约12万元,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可见其间的利润差别有多大。

上述白皮书显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比之于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

据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介绍,谷歌、IBM、微软等美国企业正在开辟机器人一个新时代,而且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而我国目前还处在谋求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领域的自主化。

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尚未取得有效进展,高端产品缺乏,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直言:“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

4、行业整合初现端倪

实际上,日本机器人巨头也并非独自取得规模效应,而是行业整合的结果。2003年9月,日本帝人制机株式会社和纳博克株式会社两个全球跨国公司强强联合组成纳博特斯克公司,旨在利用两大公司优势产生的技术协同作用,提升他们在现有业务领域中的地位。

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告别“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也需要企业整合。“我预计,经过未来两年的残酷竞争,可能国内机器人企业至少会有一半被淘汰。”罗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行业整合已初现端倪。新松机器人2015年的财报透露,2015年新松公司基于长远发展战略,设立了新松智能驱动股份公司,旨在加快零部件资源整合、产业整合的步伐。

南京埃斯顿公司也在财报中透露,2016年将积极寻求对公司核心业务具有协同效应,有业绩支撑的优秀公司进行收购兼并。该公司总经理王杰高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收购兼并的计划。”

今年6月16日,新松、埃斯顿、纳恩博、广州数控等10家企业组建机器人TOP10峰会,旨在加强行业自律、提倡公平竞争、强化产业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产业链条。并且,该组织还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TOP10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六轴及以上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栖霞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在峰会上,辛国斌提及,“机器人产业要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机器人企业不仅要自己走,还要并肩一起走,要更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状况下,国内机器人企业如何能抢占先机,赢得市场份额?对此,孔祥战认为,在我国当前机器人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态势下,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上,国内公司有4条路可走。

第一,企业要聚焦到核心零部件上发力,比如RV减速器、1纳米仅为1根头发丝直径的6万分之1谐波减速器。仅这块就占到机器人成本的30%以上,但多数却需要进口。“不过,目前,随着国内企业南通振康、南京绿地的发力,已经开始迫使国外降价。”

第二,当前ABB、KUKA、安川和FANUC四大工业机器人公司垄断全球70%以上的市场,国内企业要想突围,需找到四大公司薄弱的领域,结合具体生产工艺,在细分应用市场上做精做细。

第三,国内企业要做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机器人产品。

第四,产融互动,收购国外拥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公司。国外有的机器人公司,技术成熟,但由于市场原因,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收购这类公司之后,走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老路,再利用熟悉的国内市场,即可与国外的工业机器人巨头们展开竞争。 (综合每日经济、中华工商时报等相关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违者本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延伸阅读

武汉哪些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成都白癜风治疗哪家专业
武汉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成都白癜风医院有哪几个
友情链接